阿贝西利用于年轻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
无侵袭性疾病生存期 (IDFS) 7年里程碑分析显示,IDFS持续获益。早期数据显示,4年IDFS率绝对获益6.4%(85.8% vs. 79.4%),5年时绝对获益提升至7.6%。 IDFS是研究的首要主要终点。
无侵袭性疾病生存期 (IDFS) 7年里程碑分析显示,IDFS持续获益。早期数据显示,4年IDFS率绝对获益6.4%(85.8% vs. 79.4%),5年时绝对获益提升至7.6%。 IDFS是研究的首要主要终点。
广泛期小细胞肺癌(ES-SCLC)的一线标准化疗方案——依托泊苷联合铂类(EP/EC)虽具确凿疗效,但其引发的严重骨髓抑制(CIM)已成为限制治疗强度、影响治疗依从性、乃至最终制约患者生存获益的关键瓶颈。传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(G-CSF)或血小板生成素(TP
激素受体阳性(HR+)/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(HER2-)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亚型,且约30%的早期患者最终会进展为转移性乳腺癌(mBC)。目前,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/6抑制剂(CDK4/6i)联合内分泌治疗(ET)已成为该亚型一线标准治疗方案。然而
回顾性研究显示,≤40岁的乳腺癌患者10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(90.6%)显著低于>40岁患者(95.3%),10年无病生存率(86.5%)也较低(86.5% vs 91.1%)。
2025年9月10-14日,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学术年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,本次会议汇集了肿瘤领域的顶级专家,聚焦肿瘤内外科治疗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系列讨论。其间,
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,其治疗手段随着医学技术发展不断迭代,靶向治疗凭借精准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靶点、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相对较低的优势,已成为HER-2阳性等特定亚型乳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。然而,靶向治疗周期内的费用问题,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